贾氏糖庄

2024-12-24 11:31:09

佛堂老街上商铺林立,有古色古香的茶楼酒肆、钱庄当铺,今日商铺还保留着当年楼下是店面,楼上是住宅的格局。街上的店面大多是二层楼的木楼,家家都挂着老牌匾,远远望去,颇有点电影中江南老街的韵味。长度仅百米的老街,却隐藏着许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们就是老街的活字招牌。团队成员们一边感受着老街深厚独特的文化氛围,一边展进行走访调研活动。

贾氏糖庄的老板娘,她的先生祖上四代都是做梨膏糖的,贾家的梨膏糖制作技艺被列为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独特的是其中制作麦芽糖的工艺。贾家梨膏糖完全采用传统手工艺熬制而成,老板娘热情地给队员们递了几颗梨膏糖,口感甜而不腻,又松又酥,有淡淡的清香,味道清清凉凉,吃起来润喉通肺。通过与老板娘简单的交谈,团队成员们强烈地感受到老板娘对于传承这一古法制糖工艺的骄傲和自豪之情。

在糖庄中,宏妈梨膏店家的梨膏糖名气最大,深受往来顾客青睐,因为她家的梨膏糖不仅是糖果,还是改善支气管炎的良药。宏妈说,在传承古法梨膏糖制作技艺的过程中,她敏锐地发现,原本做出来的方方正正的梨膏糖样子太死板,色泽也并非在市面上讨喜的颜色,无法吸引如今思维跳脱的年轻人。所以,她紧跟时代的潮流,想到了借助各种有创意的、受人们欢迎的模具来加工梨膏糖,将原本方方正正的梨膏糖制成各式各样的卡通造型,使它变成可爱的棒棒糖造型,变“方方正正”为“千姿百态”,由此吸引了大批年轻群体的顾客。宏妈说,这一创造性改良为她的梨膏糖铺招揽了更多顾客,同时也把古法梨膏糖制作工艺给普及给了更多的人。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多少年来初心不改,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干扰,于闹市中沉淀自己的灵魂,默默地坚守着古老的智慧和独特的技艺,诠释着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项传统技艺都应该得到足够的珍惜和保护;作为矢志不渝的传统匠人,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都应该得到足够的尊重和鼓励。

义乌的“糖”文化历史悠久,品类多样,除梨膏糖外,义乌的三大特产之一的红乌糖,在百姓中也广受好评。为此,团队成员们特意前去参观了佛堂老街上的红糖文化艺术馆。红糖文化艺术馆里陈列着许多雕塑,生动形象地演绎着古法红糖的制作工序和发展过程。繁复精致的制作工艺激发了团队成员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热情,纷纷聚在一起热烈地讨论起这一传统工艺的具体步骤和传承前景。除此之外,红糖文化艺术馆里还运用了多种手段介绍义乌红糖文化的发源和流传历程以及当前的发展状况等,使得团队成员们对义乌红糖贸易的发展和兴盛有了具体深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