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佛堂古镇老街,马头白墙青砖黑瓦,徽派建筑的痕迹不时地跃入眼帘,有种误入歙县古城民居的感觉。如果说歙县的古民居是挺拔俊逸的书生,那么佛堂的古民居就是江南的小家碧玉。脚下的青石板碎石路,印刻了过往的繁华。街道两边林立的商铺慵懒随性,二楼的美人靠坐着的是谁家的小娇娘。贾氏糖庄,新华剧院,佛堂百乐门......每一处都诉说着一段老镇的曾经。来来往往的多是附近的居民,买菜的,吃早饭的,遛弯的,晒太阳的……一切都是慢悠悠的。
瀑布、钟楼、观景台……具有1500多年历史的佛堂双禅林寺修葺一新。改造后,双林禅寺配套景观工程整体从外往内的布局依次为洗心池、山门、七宝塔、照观亭、照壁、观心台、镜心湖、心圆广场 、水榭、觉心湖、般若桥、跌水、罗汉堂山塘。掩映在山水之间的双禅林寺像一幅水墨画,清幽静谧、一步一景,既有园林之诗,又有寺庙之禅,古韵今生,静秘悠然......
伏虎桥对义南地区百姓来说,有着特殊的情怀。一座大桥,见证了义南地区近半个世纪的交通变迁,也见证了佛堂古镇人民生活的沧桑巨变。它是义乌江第一座古建廊桥,总长204.8米,采用徽派古建筑风格。其上的雕刻融合了佛堂历史文化典故,与佛堂老街、万善浮桥成为佛堂古镇一景。夕阳下沉,晚星辉镶,义乌江流域的佛堂古镇被灯火铺开,波光桥影,涟漪相印。伏虎桥的夜景光色与水面倒影相映生辉,再现一幅水墨丹青的人文古典画卷。古桥上的飞檐、翘脚、屋脊...在每一处细节背后,隐藏着义乌过去的秘密。
这是一座位于义乌佛堂镇老街旁的浮桥,称为万善桥,2017年由民间筹资重建而成。每到夜晚,万善桥上彩旗招展,游人不绝,五彩斑斓的灯光秀在此上演,烟花漫天飞舞,浮桥就变成了抖音里口口相传的“爱情码头”。
从佛堂老街北入口往东南走,便进入蒲川水街,在佛堂人记忆中,老家的蒲川水街朴且热闹,人流沿着溪流汇聚,烟火气把整条街熏得热气腾腾。靠溪而建的小街,在经年累月的漫长“手术”中脱胎换骨,更在一次次的取舍与添彩中增光增色。以佛文化、市井文化、商文化与水运文化为街区脉络,铺就了一段因水而兴的水道商市演变史。这里融汇古今,更保留了当地百姓心中难忘的历史记忆。蒲川水街就是佛堂人的“乡愁”,是那个魂牵梦萦的地方。
如果说佛堂的古街充满了烟火气,那这里便是纯粹的古韵。义乌的古民居苑,白墙黑瓦,用最平凡的材料,筑出江南的梦。走进佛堂古民居宛,发现这里有曾在丝绸之路上留下过慈善义举的尚义会馆,有曾绵延数百年的宗亲祠堂,也有古代商人的大宅院,最为著名的当属将军府。“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高低错落的马头墙、精美绝伦的门楼、白墙黛瓦的庭院…….充分展现了江南建筑的雅致与精美。这些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历经百年风霜,最终在佛堂找到自己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