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老街不只有烟火:这对义乌夫妻,把热爱做成了事业
漫步佛堂老街,青瓦叠翠间藏着无数烟火故事。
而坐落于巷弄中的朴川小筑,以一方静谧空间,将传统文化的雅致与温度,悄然融入古镇的日常肌理。
这里没有喧嚣的叫卖,只有对传统美学的坚守,用棉麻的软、真丝的柔、满室的传统小物件,把义乌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酿成了一段可触可感的慢时光。
▏
一筑缘起
把爱好,过成了生活的模样
朴川小筑的主人是婷婷和阿强,一对土生土长的义乌夫妻。
开这家店,源于两人对传统文化的喜欢,也藏着对佛堂老街的怀念——小时候跟着长辈逛巷弄,总被那些绣着纹样的布、编着巧思的小物件吸引。
这份偏爱,后来慢慢变成了想做的事业。
他们不想把店做得花哨,空间里的陈设处处透着对传统的尊重。
没有华丽浮夸的装饰,只有与服饰、手作相衬的质朴物件,烘托出质朴而雅致的氛围。
每一件陈列品的选择,每一处细节的布置,都承载着夫妻二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旨在为来访者营造一处能静下心来感受传统之美的“自留地”。
▏
衣如诗
每一件,都是与自我的温柔对话
在朴川小筑,衣服从不是“货架上的商品”,而是“会说话的美学载体”。
作为小店的核心品类,朴川小筑的古风改良民族服饰,始终以“自然、舒适”为核心追求。
选材上,优先选用天然棉、麻、真丝等材质,贴合肌肤的同时,也呼应了传统服饰“顺应自然”的特质。
风格设计上,以文艺复古为基调,采用宽松轮廓,弱化束缚感,让穿着者能在自在舒适中,感受传统服饰的韵味。
店主婷婷对传统服饰有着独到见解,服装是“最小单位的建筑空间”,更是“与自我相处的方式”。
小店的服饰不追求繁复花纹与夸张设计,反而更注重细节处的匠心——或是一枚传统盘扣,或是一段简约绣线,让“传统”不再是遥远的符号,而是能日常相伴的美学表达。
为精进设计,婷婷每年还会深入各地手工艺寨采风学习。
那些从寨子里带回的灵感,最后都变成了衣服上的小细节。
▏
角落藏趣
老物件里的时光故事
除了服饰,朴川小筑还陈列着各式传统手工艺品与特色小物件,与服饰风格相呼应,共同构建起完整的传统文化体验场景。
这些物件虽不刻意追求“名贵”,却都经过精心挑选。
或是带着岁月痕迹的老物件,或是融入传统工艺的新制手作,每一件都传递着手工制作的温度与独特性。
男主人阿强热衷收集传统小物件,也醉心于民间手工艺,他将这份热情融入小店经营,为空间增添了更多文化细节。
快节奏的日子里,这家小店像个“温柔的缓冲带”。
累了就进来歇脚,摸一摸软乎乎的棉麻,看一看老物件上的时光痕迹,闻闻空气里淡淡的布料香,心就慢慢静了下来。
而佛堂老街的烟火气,也因为朴川小筑,多了份传统的雅致。